陳志榮

(林口社區大學主任/社團法人新北市愛鄉協會常務理事)

對許多近年遷移到林口台地居住的新住民而言,對林口要提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竹林山觀音寺」了。不少初識的朋友聽說我住在林口,便告訴我,每逢年節會前往林口竹林山觀音寺來禮佛祈福。但事實上,竹林山觀音寺雖建在林口,當初籌建這座寺廟的信眾卻是來自林口鄉、蘆竹鄉、龜山鄉的居民信徒。這說明了為何林口竹林山觀音寺的名稱來歷;原是各取這三個鄉的名稱各一字,合併為「竹林山觀音寺」。瞭解這個寺廟名稱的來歷,可能也間接的解釋了另一個林口居民長期的疑問。為何林口竹林山觀音寺的主事者、董事會成員,常常不是林口本地的居民。因為當初創建寺廟時,是由寺廟傳統輪祀的各個「坪位」的信眾共同出資建置,因此迄今寺廟董事會成員的產生是經由這些傳統坪位的分配而選出的。 

變遷的事實

        不管目前竹林山觀音寺根據何時建立的傳統原則來選任目前寺廟的董事會成員,這個傳統原則與這個宗教的緣起仍有著相當的差距。原來這個寺廟極有可能起源於1850年代的台灣早期移民的族群械鬥。宗教人類學者訪問部分參與竹林山觀音寺輪祀信仰集團的新莊耆老發現,早期這是一個有神無廟的輪祀集團;而且參與這個觀音佛祖的輪祀集團還有相同祖籍的規範,必須是同屬晉江、南安、惠安的籍貫的居民才被允許參與。這個要求正好與淡水河對岸大道公輪祀集團的早期傳統相對應。早期的芝蘭三堡領地由大稻埕到淡水地區由泉州人主導,自稱保生大帝的弟子輪祀集團迄今仍保留有神無廟的輪祀傳統;但是早期僅能容許泉州人參與輪祀的要求,早已隨著時間淡忘了。然在淡水忠寮的古文件中卻能說明,北台灣這兩大輪祀集團宗教現象起源於1850年代之「頂下郊拼」之後。頂郊人就是晉江、南安、惠安人,而下郊人就是泉州人。透過這個歷史考察讓人驚訝的發現,這個輪祀集團建立起初的源由竟是為了族群械鬥,藉由祖籍神的信仰來聯絡來自於同祖籍地的拓墾移民鄉黨,以備械鬥糾紛再起時,能快速的召喚同族弟子共為保護拓墾領地效命。

未來的展望

        將時間快轉到21世紀的今天,這個150多年前的史故早已為人所淡忘。今天我們位在林口的許多新住民,無論祖籍來自何方,竹林山觀音寺全都敞開膀臂歡迎。我騎著單車經過林口新興社區,常看見許多集合式住宅大樓門檻掛著竹林山觀音寺的燈座與紅布廉,這表示對寺廟的積極參與並捐獻的象徵。這個畫面所顯示的事實是,竹林山觀音寺並沒有,也不再可能依照過去傳統要求僅能讓頂郊三邑:晉江、南安、惠安等地移民參加寺廟活動。對照這種傳統變遷劇烈的程度,讓人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竹林山觀音寺董事會成員的產生辦法卻永遠定格在歷史的某一階段,無法與時俱進,能夠靈活的反映林口社區民眾對寺廟積極關懷林口社區發展的期待,盼望竹林山觀音寺的主事者們能多一些努力投入林口社區傳統文化的保存與建設。

近年許多台灣社會的寺廟有令人驚豔的發展與成就,例如:大龍峒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的文化建廟,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贈給保安宮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肯定;又如:台南內江寺廟藉由與社區大學合作推動「大廟興學」,以寺廟來自四方的資源推展社區文化建設教育活動,將寺廟來自於四方的資源回饋給四方的信眾,因而獲得行政院教育部社教司最高的肯定。

【如需轉載,請務必獲得原作者同意,感謝您的配合與支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新北市愛鄉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